【浪潮整机柜服务器】浪潮版“乐高积木”诞生记。长沙浪潮服务器向我们分享:在2011年11月数据中心领域的科技企业汇聚在一起,构建硬件领域的开放计算标准,“天蝎计划”登上开源历史舞台。半年后,2012年4月,百度、阿里、腾讯、浪潮等发布了整机柜服务器的开放标准——天蝎整机柜1.0规范,浪潮也又一次进行产品升级,率先推出符合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SR3.0。
这款“积木”为天蝎1.0贡献了大量的技术参考,比如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,将供电模块(PSU)集中到一起,通过12V直流铜排统一为所有节点供电,散热也取消了单个风扇的形式,通过风扇墙的形式控制整机柜内部不同的区域风扇转速,大大降低服务器能耗等等。
尽管浪潮整机柜SR3.0在设计层面集中散热、供电和管理的架构方向已经初步成形,但仍然存在节点单一、设计接口还没有统一的问题。研发人员再次重新出发,摆正整机柜服务器设计的初衷,要让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不用一台一台去交付,而是一个机柜一个机柜去交付,所以下一步还要打破原来部署单一节点的规范,打通电源、风扇、管理API等所有不同接口标准规范,并提升部署密度。
2013年,整机柜SR4.0问世,机身宽度打破了以往19英寸的规范,增加到21英寸。每个节点容量提升的同时,风扇、电源和API管理各个模块还有了统一的接口定义。也是从这个时候,数据中心的“金属积木”整机柜,开始被大规模部署。
整机柜的出现改变了服务器市场格局,让数据中心的像组装积木一样组装算力,与此同时,基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新型应用形态也在发生变化。随着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,数据中心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增长点,而这些新兴应用如AI和大数据,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计算力要求极高,其大规模的数据存取、高性能的计算需求,使得数据中心的负载越来越大。
因此,整机柜的标准也在随着数据中心所支撑应用的变化,而发生改变。面对数据中心对服务器功率、散热需求不断攀升的挑战,浪潮、百度、阿里等企业又开始着手制定新一代的整机柜标准天蝎3.0。在新规范中,单机柜的供电功率被大幅提升,支持20kw和36kw两种供电功率,部署密度较通用产品可提高30%-50%。同时,还增加了12V/48V高压供电,电力密度提升到80A-120A能力;散热方面,灵活支持风冷/液冷不同散热,同时,整体架构可向前兼容支持,能够更灵活的应对云计算的物理高弹性的场景需求。
整机柜这一款产品的诞生,绝不仅仅是对研发技术的创新,生产、运输、质保等各个业务环节都要不断创新改造。因为2.1米高的整机柜内部有多种节点,整体重量可达1.2吨,这么大的重量,从工厂一路颠簸到达数据中心后,仍然要做到拆箱即用,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道关卡。
为了满足整机柜服务器的大规模交付需求,浪潮打造了服务器装备智能生产基地,有两条柔性生产线,一条生产节点、一条生产整机柜,并整合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,采用了600多个RFID、2000多个传感器、50个设备控制器以及330多套智能设备,部署了ERP、MES、WMS等6大智能信息系统,将备料、节点、机柜生产、节点组装、班检、加电测试、业务压力测试等多个环节全链条打通。
浪潮服务器装备智能生产基地▲
目前,智能工厂将整机柜的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5-7天,在面对一些不确定的紧急需求,如双11、春晚红包等项目,浪潮能够提前连接、打通客户需求数据与自身产品、供应链数据,为客户业务制定成本及时间最优的解决方案。
同时,为防止整机柜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形变,造成质量问题,浪潮还整合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等技术开发出路谱测试方案,可以在机柜顶部、节点、托盘等位置上配置感应器,能够对运输途中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监测,为整机柜产品陆运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手实测数据。
从2010年至今,数据中心领域的创新离不开大规模的互联网企业,离不开数据中心行业上下游各个企业的支持。整机柜的诞生,也一样离不开百度、腾讯、阿里、中国移动、浪潮这些科技企业,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坚持,推动了整机柜服务器的发展。